长期资金的特点是什么(什么才是资本市场的长线资金?)
资本市场里的长线资金,就好比是那些大老板或者机构,手里头攥着不少钱,但不着急快进快出赚热乎钱儿。他们的眼光长远,看好哪家企业有发展前景、实力杠杠的,就像选种子选手一样,愿意放长线钓大鱼。
这些长线资金呢,往往一投就是好几年,甚至更长时间,对短期市场那点小波动压根儿不在乎,就盯着企业的内在价值和未来的大方向。他们有的定期往里投钱,风雨无阻,甭管市场咋样,心里有谱。

另外,这些长线资金的存在啊,能让咱股市更加稳当,少些瞎折腾,有助于形成慢慢涨、持久健康的市场环境。主要来源嘛,像养老基金、保险公司、国家主权财富基金、大基金公司等等,都是这类长线资金的重要角色。
这里有三个理解长线资金的误区;第一个、长线资金不是买进之后就再也不动的钱。
这是不懂金融市场流动性的片面狭隘解读理解的;认为买进之后,就不动了,这样的钱。
实际长线资金也动,甚至不妨碍频繁的动一动。但这个动,是持股数大致相等的动。
是相对长期持股,而不是绝对长期持股。

如果是绝对的长期资金,那会怎么样?A股当前,1万亿的成交量肯定不够;从流动性的平衡看,要达到2万亿才能够维持住长期慢牛的量能需要。(具体对标美股、欧洲、日股、印度股市、韩国股市的成交量对比)
那这里就要说了,一天1万亿的量能缺口;如果光靠买入不动的增量,那220个交易日需要220万个亿的增量。请问,世界上有这么一大笔钱吗?怎么聚这么一大笔钱?
所以,A股需要的是相对长期的资金;而不是绝对长期的资金。
绝对长期资金,对市场的作用有限;相对长期资金对于市场作用非常大。
第二个、T+0是短线资金的水阀吗?错!好的交易制度,也是吸引长期资金的好制度。
长期资金,是长期关注、长期的买卖;这点是长期资金的底色。
这个特点决定了,越有利于为投资者提供便利的交易规则,越有助于吸引长期资金入市。
当然,还有延长交易时间有利于吸引国际投资者。

第三个、去过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中国制造、欧美靠金融市场投资消费;而今格局发生了变化。从当前的变化看,我国国内大市场,激活需求的关键是成熟、健康的金融投资市场;正所谓人无外财不富,马无夜草不肥。单纯靠不断提高工资收入,增长消费能力,是不太现实的。因为作为制造业大国,过快上涨的工资,不利于制造业稳定成本;况且当前工业利润率也较低,大幅增长薪资也不可能。活跃资本市场,带动收入,进而促进需求;这是当前似乎唯一可行之路。
最近有网友也在感叹;说我们国家现在是怎么了?之前改革开放的锐气那里去了?
当年改革开放中早期,有好的政策说上就上;现在,似乎是“调研完再研究,研究完再调研”瞻前顾后,有点太缓慢了;再好的饭,放馊了,也不好吃了不是?!
期望,好的交易制度改革,尽快落地吧!金融市场,不应该是一个僵化的市场。
要正视我们的金融交易市场落后于全世界的现实,知耻后勇的去追赶,而不是继续闭关锁市般的不死不活伤尽人心。